4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公布 多区域以优良为主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2022年4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预报会商中,各地方总体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过程。其中,华东、西南和西北局地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中度污染过程,新疆南疆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过程。 具体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东北区域、华南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4月上半月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长三角区域、苏皖鲁豫区域、汾渭平原4月上半月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目前,空气质量污染区域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O3。 值得注意的是,汾渭平原、东北区域辽宁中西部存在部分时间中度污染状况;西北区域北部、新疆南疆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及以上情况。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空气治理挑战依旧不容小觑。 实际上,从20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8年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落地,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相关执行部门加大监测管理力度,推动低碳循环生态系统建成,构建空气质量监测网······一系列举措下,多个城市逐渐摆脱PM2.5笼罩的阴霾,走上青山、绿水的健康环境发展道路。2021年,全国339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7.5%,比2015年上升6.3个百分点;PM2.5浓度平均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 具体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1%,同比上升26.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9%。1-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7.2%,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4%,同比上升15.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1-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7%,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 汾渭平原11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9%,同比上升17.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1-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0.2%,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0%。 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污染治理。但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非一朝一夕可以打完。“十四五”规划期间环境监测点位数将持续扩容,以物联网、大数据等的技术为核心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现了智能化,推进监测数据广而深的业务化应用。 如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成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将在重点行业领域攻坚更加突出精准施策,解决“看得见的污染”,遏制“看不见的污染”,写好生态文明和绿色建设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