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茂工控网
首页 > 资讯 > 近红外宽光谱响应的光激励稀土纳米荧光标记研究取得进展

近红外宽光谱响应的光激励稀土纳米荧光标记研究取得进展

光激励发光材料是指受光或射线(X射线或高能粒子)激发后,再经光激励,又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存储能量的发光材料,它可将短波长的激发光能量储存在基质陷阱中,并在长波光子如近红外光的激励下发射短波光子。目前这种材料在辐射剂量计、红外成像、信息存储和发光涂料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近红外光具有深层生物组织穿透、无背景荧光干扰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有望作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如何控制材料的陷阱深度和密度来研制出发光性能优良的光激励纳米材料是其生物应用的前提,也是该领域的一个技术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与组装重点实验室陈学元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高温共沉淀法合成单分散、形貌粒径均一的CaS:Eu2+, Sm3+光激励纳米晶。该团队通过荧光光谱、余辉光谱、热释光谱和光激励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陷阱分布、充放电过程以及光激励发光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纳米晶经生物素化两亲性磷脂分子包覆可作为光激励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素受体过表达肿瘤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该工作为发展的近红外光激励稀土荧光纳米探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结果发表在英国化学会Chemical Science 杂志并被选为封底(Chem. Sci. 2019, DOI: 10.1039/C9SC01321K, featured as Outside Back Cover)。 稀土具有无机纳米材料的优良光学性能,如荧光寿命长、光谱线宽窄、可调谐荧光发射波长等,稀土在荧光生物标记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此次陈学元研究团队的新研究成果为激励稀土纳米探针在无背景荧光生物检测与成像领域的新应用开辟了方向,对于推进稀土纳米发光材料成为新一代荧光生物标记材料产生了有益影响。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国科学院

标签:

猜你喜欢

工控资讯 智慧的谜团揭开...
智慧的谜团:揭开八大智能测试量表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智能的培养和提升。八大智能测试量表是心理学领域中普遍认可的一套工具,它...
工控资讯 国产光刻机新里...
国产光刻机新里程碑:2023年28纳米技术的突破 28纳米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业中,随着芯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多样化,传统的20纳米制程已经...
工控资讯 报告撰写技巧与...
一、理解报告的目的和受众 在开始撰写任何类型的报告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其目的是什么,以及是谁将阅读这份报告。了解目标受众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内容层...
工控资讯 关于请求拨款的...
关于请求拨款的请示:财政预算申请指南与流程解析 在进行公共事业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资金支持是关键。然而,如何有效地提出并获得拨款成为许多机构和个人面临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