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的关键参数
pH值
水质检测中,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一项重要指标。pH值越高,水体越偏碱;pH值越低,水体越偏酸。正常情况下,河流和湖泊的自然pH范围在6.5至8.5之间,而市政供水通常要求在6.5至9.5之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人体对微弱的酸碱性变化比较敏感,如果长期饮用极端酸或碱性强烈的饮用水,对健康有害。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些化学物质会改变溶液的pH,因此监测和控制pH也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
确定度(CaCO3)
确切地说,这里的“确定度”指的是通过一定方法分析出的CaCO3含量,它与硬度有关。在进行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工作时,我们经常提到“软化剂”,其作用就是降低硬度,使得洗涤产品更加有效。对于某些工业领域来说,如制革、纺织等,更需要稳定的硬度来保证产品质量。而对于居民区来说,一般认为0mg/L以下为软水、0-60mg/L为中等软-hardness、60-120mg/L为hardness。
氨氯化物
氨氯化物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消毒剂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以及大多数原生动物。在市政供水系统中,氨氯化物作为主要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处理表面净化和深层净化。但过量或不恰当使用也可能导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造成皮肤刺激或者嗅觉异常反应。因此在检测时要特别注意其浓度是否超标,并且要考虑到用户群体特点调整适宜水平。
总磷(TP)
总磷是一种常见污染物,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当TP含量过高时,可促进藻类生长引起蓬勃繁殖,从而形成蓝藻灾难,这将严重破坏湖泊及河流生态平衡,还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此外,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的固定能力有限,当土壤总磷含量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就会发生沉积效应,加速农业排放进入地下 水系统,从而成为地下径流量增加的一个因素。
绝热氧气(O2)
绝热氧气即溶解氧,是评价淡水自养生物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淡水能够支持多少数量级别鱼类等生物存活。如果溶解氧不足,那么鱼类及其它 aquatic 生命可能会因为缺氧而死亡。而相反,如果过剩,则意味着营养盐分太高,不利于自养生物群落正常发展,而且还容易诱发蓝藻问题,因此保持一个合理水平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