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不止教育还有饮食健康 儿童节再谈食安问题
今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值此喜庆节日到来之际,代表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强调,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为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青少年儿童这群弱小群体进行重点培养和呵护既必要又迫切。当前,不管是家长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对青少年的重点培养方向主要是在教育方面,具体表现为家长从胎教开始对儿童进行有意识地知识灌输,在孩子兴趣培养方面投入的家庭支出占比日渐扩大;国家层面则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强国的战略方针。 在青少年儿童精神层面上进行重点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针对于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正所谓“身体是的本钱”,青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对他们的健康进行必要地保护有利于其今后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提及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则是饮食健康问题。而今天,小编就围绕饮食健康谈谈老生常谈的话题——食品安全,虽是众所周知的常见话题,但于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而言有着莫大的关系。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民族素质,而且关系到本国食品品质在上的声誉,关系到食品行业的稳健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令人“谈食色变”的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尽管各国普遍出台了相关政策,严把食品质量关卡,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减小的趋势,根除食安问题依旧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种类繁多,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以及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为坚定决心,力克食安问题,将“食品安全”写进中央全会中,还多次就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做出积极指示,全国各有关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此外,各大新闻媒体也积极发挥“喉舌”作用,加大问题食品的报道力度,力求将事实呈现在公众面前。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前段时间湖南株洲假冒奶粉致“大头娃娃”事件再次敲响了我国食品安全的警钟。而问题奶粉的曝光在国内并不是首次,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9年雅乐迪水解蛋白配方粉充当配方奶粉销售事件等无不在提醒着广大消费者,问题食品依旧充斥市场,谨防假冒伪劣食品仍是呵护食安的必要举措。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成年人尚且可以通过社会力量以及自身知识储备加以防范,而青少年儿童不仅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体系尚未成型,而且大多数时候在食品选择方面普遍由长辈代劳,一旦家长在食品质量的把关方面稍有疏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就容易暴露在风险之下。而那些问题食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净化食品市场源头,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迫在眉睫。 针对食品市场源头的质量把控,重点应对人民群众常食用的果蔬、主食、生活饮用水等进行严格管理,规范农产品种植单位农业生产活动等,淘汰落后、不合格的种植户,确保收获质量有保障的粮食作物。在市场检测方面,要对食品加工生产、出厂以及流通三个环节进行科学检测,涉及到农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以及众多品质检测项目,应当采用先进的检测分析设备和专门的食品检测仪器。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应当加大定期抽检的力度,可以采用现场快检设备提高抽检效率,谨防问题食品成为“漏网之鱼”,招摇上市。 上述几点举措只是治理食安问题的一小方面,事实上,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情况复杂,因此,根治此类问题还需要从长计议。不过,在儿童节来临之际,小编还是希望祖国的花朵们都能够吃得开心、放心、安心,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资料来源参考:新华社、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