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灾害不容小觑 监测仪器必须马上行动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伟与副研究员张强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完成以调查南海海底地质灾害为主题的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其中,航次联合首席科学家李伟搭载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顺利获得了南海海底不稳定区宝贵的原位科考资料。 该研究区位于南海西北部,该区域海底地质灾害频发,是研究海底地质灾害地貌和沉积响应的天然实验室。12月9日晚上9时,科考队自三亚起航,先后在琼东南盆地、西沙碳酸盐台地和西沙海槽等海域开展载人深潜科考作业。重点围绕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海洋生物等多学科任务,共执行了7项下潜科考任务,为揭示南海海底地质灾害的地貌特征、触发机制、致灾因素及其对深海油气开发工程安全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海底原位观测数据。 此次科考任务的完成,表明南海海洋所在“深耕南海、跨越深蓝”创新工作方面又坚定迈出前进的一大步。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而人们对此却无法抗拒,悲剧也在不断上演。为了能减少人们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需要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可以发生的危害尽早知道,以便人们可以尽早作出准备,减少损害的发生。预测预报地质灾害便成了人们希望实现的愿望,其中心环节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仪器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发生前各种前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活动过程。 此外,地质灾害监测还包括对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观测。如降水,气温等气象观测;水位、流量等陆地水文观测;潮位、海浪等海洋水文观测;地应力、地温、地形变、断层位移和地下水位、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等地质、水文地质观测等。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主要有卫星与遥感监测;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观测与仪器台网监测。 不同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的有效程度不同,总的看来,地质灾害监测水平差距还比较大,远不能满足防灾减灾要求。今后地质灾害监测的发展趋向是全面提高监测能力,丰富监测内容,提高信息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加强专业监测的同时,在灾害多发区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化监测工作;把地质灾害监测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以及环境监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广泛的综合监测网络。 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对环境的监测装置,但每种监测装置所监测的参数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参数的取得也是依据了不同的测量仪器,为此,对于不同的监测装置所取得的监测效果往往是各不相同的。 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海底地质灾害呢? 开展海洋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监测工作,加强风暴潮、海啸、咸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海洋灾害的立体化监测,建立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风暴潮预报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强化海平面上升和相关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全面提高沿海地区防御海洋灾害能力。在沿海地区向公众大力宣传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开展海平面上升危害的科普活动,增强公众对海平面上升以及风暴潮、咸潮等海洋灾害的防范意识,使大家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监督海岸带开发活动,避免无序非法用海。 加强对海岸带地区的地下水、咸水入侵及海滩稳定性监测,沿岸有重点地选择调查基线,采用多学科立体式的调查技术,进行了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建立“三位一体”海水入侵监测系统,长期有效监测,定时采样分析;与海岸蚀淤监测剖面及调查基线结合,形成“陆海一体”监测体系。 要加强海岸带、特别是最易受海面上升影响的泥质海岸带地质工作;开展综合调查与监测,包括查明海岸线蚀淤、围海造陆区块稳定性、地下水位与水质变化、毗邻浅海区地质环境变化,以及新构造活动等,并重视相关基础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