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15日并购世界海工名企英国SMD公司后,时隔一个月,中国南车又有新动作。5月15日,由中国南车发起的国际深海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聚集中国深海装备工程产学研用各界最强阵容,共同探讨我国深海装备的发展和崛起之路,加速与国际深海装备先进水平对接。
作为国内深海装备领域举办的首次峰会,此次论坛得到了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交通部、商务部、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等国家部委,中南大学、、五矿长沙矿院、南海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船舶、中海油、中石化等企业的支持。各界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21世纪,人类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当前,世界海洋装备技术呈现向深水、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与之配套的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据2014年5月29日发布的《全球海底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8年期间,全球海底系统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1170亿美元,相比过去五年增长超过80%。世界深海机器人作业市场自2013年起,已经累计作业支出超过97亿美元,中国市场每年的增幅就达到了40%以上。预计到2020年,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业年销售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2012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提到,到2020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35%,国内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要超过50%。
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已被纳入国家大战略中,海洋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发展潜力巨大。
但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仍处于幼稚期,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未形成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在深海铺管系统、深海立管系统等关键系统的供应能力,自主设计制造水下作业装备,掌握3000米深海油气田开发所需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等方面,亟需加速突破。
近来来,在“海洋强国”战略的号召下,我国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已经开始了深海装备的探索,国内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海工企业,并在一些高技术含量的深海装备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牵头开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试,成为世界上工作水深最大的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海洋石油286”船是我国首艘作业能力达到3000米水深的世界技术难度的海洋工程船舶;“海洋石油291”船是深水挖沟多功能工程船,能满足中国东海和南海深水海管挖沟、系泊安装的工程要求,填补了国内高效犁式挖沟船的空白。2015年4月15日,中国南车下属的南车时代电气收购海工领域世界排名第三的英国SMD公司,填补了国内在深海机器人装备产业化的空白。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深海装备技术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我国基础比较薄弱,依赖欧美技术,产品缺乏创新能力。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我国建造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中,其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平均不足10%,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进程,急需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自2001年开始,中国大洋协会先后获得了东北太平洋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西南印度洋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和东北太平洋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合同区。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三种资源、三块矿区”的国家,并向国际海洋组织申请了公海开采权,但我们却没有设备开采。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被成为“第二个波斯湾”,但中国目前海上油田水深只能集中在300米以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也处于起步阶段。
在深海机器人领域,其市场前景广阔、增长强劲。但是,由于其技术门槛高,投资较大,属于海工装备技术的“贵族”,国内涉足此领域的企业很少。针对这一现状,国家鼓励国内有实力和经验的大型企业通过与国外合作和自主研发,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本土产业化。
在此背景下,中国南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紧抓国家“一带一路”规划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带来的全新战略机遇,着力打造陆海两栖产业集群的新格局。同时,在大洋协会的支持下,中国南车发起了举办首届国际深海装备产业发展论坛。
论坛上,中国南车副总裁傅建国说,发展深海装备产业是中国南车实现多元化稳健发展、加速跨国化经营的战略选择。上个月,中国南车下属企业南车时代电气顺利收购英国SMD公司,为中国南车打造深海装备产业集群走出了关键一步,必将加快促进中国南车在深海装备市场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此次论坛的举办,为业界探索我国深海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为汇聚行业智慧,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中国深海装备产业的产业联盟提供了有力支撑。
傅建国指出,深海装备的发展,是国家海洋战略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发展深海装备产业,更是中国南车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南车秉承央企责任,目前,中国南车已经形成包括海上风电业务、海洋船舶产业、工程机械和钻机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共同努力,中国南车的海洋工程的布局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我国深海装备产业也将不断向前发展。
傅建国表示,未来,中国南车要充分发挥SMD公司在深海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化经验,加强中国南车内部的产业协同与交流,同时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优秀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深海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
中国大洋协会主任刘峰表示,新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新一轮的海洋战略,海洋经济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越发重要,而作为整个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具有知识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诸多特点,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前提。但目前我国深海装备的制造能力还非常有限。中国南车对SMD公司的并购,为加速我国深海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有利的探索,但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整合产业和技术资源,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资源共享,共同协作,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形成关键能力,为发展我国的海洋事业贡献力量。
刚刚被南车时代电气全资收购的英国SMD公司高管也来到论坛,详细介绍SMD的海工装备产品及应用,并围绕SMD公司深海技术能力和技术路线图,同与会代表交流。SMD公司CEO Andrew Hodgson表示,SMD在深海挖掘方面具有超过30年的经验与知识积累,且具备将技术转换为工程解决方案并成功地商业化的能力,相信加入中国南车后,利用中国南车的平台,SMD将成为世界上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中作业的远程操作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中南大学教授、大洋协会首席科学家刘少军以从深海采矿背景、中国深海采矿技术发展、深海采矿机器人技术研究以及深海采矿试验工程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海底采矿机器人技术及其进展。他表示,深海矿产资源赋存于数千米的海底,需要专门的装备进行开采,德、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深海采矿设备方面展开了研究,中国在海底探矿、海底采矿等方面也展开了有益探索,但仍存在海底极端环境复杂地形重载作业机器人、长程粗颗粒矿物管道输送等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他希望能与各位专家一起交流、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教授朱继懋参加论坛,并就ROV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同现场嘉宾一同交流。
据透露,中国南车拟在上海、深圳等相关客户集中的地方建立深海装备技术支持中心、配件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同时,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分中心的建设,适应中国深海装备市场的需要和新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