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工业自动化 技术正在推进中国制造业发展
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体现,与此同时制造业本身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对于中国而言,制造业也是在世界贸易环境下的一张特殊的“名片”。其中,较为直观的体现便是如今随处可见的“中国制造”。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约占全球制造业的29%,涉及到的产品更是囊括了衣食住行四大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成功,并非是偶然现象,许多国家间中国称之为制造业的“巨无霸”,不仅仅是因为我国产业规模大,更多的是产业具备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我国的占地面积、人口数量、以及商业内卷,而这些共同的结果就是在保证生产品质的同时极低的劳动力成本。不过这是中低端制造业的优势,却并非中国工业发展的优点,甚至间接影响了中国中高端产业的发展。 由于劳动力低廉,成长空间小,对于工人来说制造业并非是一条出路,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转行,较年轻的劳动力不愿进厂打工,转而在该国不断发展的服务业寻找更具灵活性的工作,原本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传统制造业也因此受到了冲击。不过中国制造业在这一背景下也收获了发展的机遇。尽管工人的减少让原本依赖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制造业面临危机,但是工业自动化的出现以及数控技术的发展却直接为制造业带来了转机。 事实上,从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在自动化仪器的引入成果,以及成绩来看, 尽管年轻工人越来越少,但是我国的制造业成果却并没有显著下滑。并且和传统人工相比,在一些重复的机械的简单的工作中,机器的失误更少、精度更高也更廉价,其实反而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动化的发展,也让中国制造业有了冲击中高端的机会。过去,依赖人力的“中国制造”之所以在中高端产业缺乏成绩,主要原因是许多工作并非是通过人数就可以完成的,而如今,机器的加入让生产的环节可以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技术型人才上,配合仪器以及少量的“高级工人”,精品的产出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那么在中国制造业加速推进自动化的今天,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又如何呢?简单地说就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自动化,我国制造业在过去的两年中大量地引入海外技术来扩充自动化能力,但与此同时,发展自身技术也非常重要,不然即便工艺进步了,“组装厂”的尴尬定位依旧无法摆脱。与此同时,考虑到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未来将设计作为制造业的主要方向,推动自研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鼓励自研技术走入工厂推进自动化,真正意义上投入工业“创造”对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