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苹果收购PrimeSense 3D手势操控已热
上周提到了3D手势操作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标配。而今天一早(11月18日)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称,苹果拟用3.45亿美元收购曾协助微软开发Kinect体感设备的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好把其技术用在苹果要推出的智能电视中。但消息一出,PrimeSense迅速发表声明否认。
这已是PrimeSense第二次传出被苹果收购的消息,上次传闻中潜在买家还包括三星和索尼。无独有偶,关于3D手势操作,苹果自己也在8月刚通过了一种主要用于iPad,名为“与3D物体进行互动”的专利。这项专利让用户可以离开屏幕表面进行多点触控输入,据悉,苹果公司这项技术将整合进如iOS操作系统中。
3D手势操作早已非“纸上谈兵”
收购传闻当然并非空穴来风。苹果和PrimeSense真假传闻背后,是各厂商对3D手势操作的看好,甚至还没有发布自家手机的亚马逊,也被传手机上将配备眼球追踪和3D手势识别技术:毫无疑问,移动设备厂商、PC厂商都已经盯上这块市场——不只为了让家用机游戏玩儿法更丰富,或是让用户脱离键盘和鼠标操控PC,3D手势操作对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的改造已不只停留在纸面上:
微软在2010年推出第一代Kinect体感前就收购了芯片3D传感器技术商Canesta。当时在鲍尔默的计划中,收购Canesta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加强X-Box与PS3、Wii等家用主机竞争中的赢面,而是要“突破视频游戏,向更多方面扩展手势技术。”Canesta的技术可以应用在Windows 8自然用户界面上,微软也一直在研制体感追踪技术。根据上周五(11月15日)外国著名爆料人@evleaks提供的消息,诺基亚即将发布的两款搭载Windows 8.1系统的手机,也将配备3D手势触控技术,且据称要比现在应用于三星手机的浮空手势更为精准。
Intel最近刚宣称“采用自己芯片的可穿戴设备将在明年上市”,而Intel看起来早就认识到3D体感追踪市场的重要性:今年6月,英特尔资本领投一家名为Thalmic Labs的加拿大创业公司。这家公司开发3D体感追踪产品MYO智能腕带(即封面图片中产品),相比现有依靠传感器/摄像头对3D手势进行识别,该腕带通过检测手背肌肉的动作,能够更加精确判断出细微手势和动作。MYO腕带本身就是一种可穿戴设备,因此由其提供的手势识别服务有望应用于同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甚至汽车之间的远程操控。
Thalmic Labs显然不会是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的唯一兴趣点,6月Intel 宣布与比利时手势识别技术公司 SoftKinetic 达成合作,该公司将为 Intel 提供带精细化手势识别功能的 3D 摄像头;7月Intel又出资 4000 万美元收购了手势识别与追踪技术公司 Omek Interactive。不同于Thalmic Labs的软硬结合,Omek Interactive是一家基于软件技术提供手势识别追踪技术服务的公司,因此对不同公司的硬件支持更加自由。
技术创新从不落人后的谷歌也加紧推进3D手势操作,而方向则主要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上个月(10月10日),谷歌收购了手势识别技术公司Flutter,这家公司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手势监测识别技术,使得用户可以用简单手势操控电脑和移动设备;10月22日,谷歌为自己的Google Glass申请的两种3D手势操作专利通过审核:①收藏手势,即佩戴Google Glass时,双手对某物体圈定“桃心”形状,即可标记为“喜爱”;②摄影取景手势,即双手摆成正反两个L型组成方框,Google Glass会识别该方框及其延长线上的图像并拍照。鉴于谷歌上周刚为Google Glass增加了“音乐播放”功能,未来手势操作必然会成为操作Google Glass多项基础功能的重要方式,特别是相对已被嫌弃不好用的语音控制而言。
此外,Google还在本月初发布了一项针对汽车控制手势操作的专利申请,其中显示其正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手势来完成对汽车的控制(有些汽车厂商也在做这件事),其中包括用手势调取导航信息,控制温度、切换音乐、调整座椅等。虽然手势控制汽车在行驶安全方面仍有争议,但显然谷歌认为,让驾驶员脱离实体按键的3D手势识别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一步。
而挪威一家名为Elliptic Labs的公司则研制出一种手势控制技术(不同于一般的红外线传感技术或摄像头追踪),让用户能在更大范围内对手机进行控制(有效距离长达1米),同时不受手部与传感器相对位置和光线(黑暗条件下也能操作)的限制。这家公司目前据说已经和一些亚洲手机生产商达成协议,可能在2014年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手机中。
包括PrimeSense在内,3D手势识别领域已经有不少创业/初创公司进入。其中既有把“手势”概念带入市场的Leap Motion,现在其体感已支持Windows 7、Windows 8以及Mac OS系统(通过手势控制电脑),并发布了名为Airspace,包括游戏、音乐、教育、艺术等分类应用在内的应用程序商店。在PC端Leap Motion的体感已经占有很大优势。但其CEO近来表示,希望能够拓宽公司的产品种类,例如类似谷歌眼镜的可穿戴设备。
而3D手势操作产品在形态上也逐渐分化,有的产品是需要软硬结合(比如摄像头、感应器等),另外一些则是通过软件,直接调用配有专门芯片的设备摄像头,比如Pebbles Interfaces。有一点可以肯定,伴随三星等智能机大厂商的参与,3D手势操作技术从家用机、PC走向小屏幕是大势所趋。
3D手势操作,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是条明道?
从实体键到触屏,再到“无接触操作”,3D手势的实用性如何最好发挥还有待商榷。当触屏已经被抱怨手感不佳,无接触悬空式操作在手机/平板设备上对准确性(包括在不同光线、角度等)要求更高,而一旦无法达到将会极大损毁用户体验,最终被当肋抛弃。这也难怪为何有用户打趣三星智能机的“浮空操作技术”时,说这项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吃炸鸡的时候也能用手机。
如果只将应用于PC或智能电视上的3D体感追踪技术简单迁移到手机上,显然非长久之计。还好我们可以从前面提到的几款产品中看到3D体感追踪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是Thalmic Labs用于感应手背肌肉动作的MYO腕带和Elliptic Labs公司的手势追踪技术能够为手机上的3D手势操作提供更好的体验;
二是3D手势操作在可穿戴设备上能够得到更大的使用空间,比如应用于Google Glass或与现有的智能手表结合;
三是微软、苹果、Intel、谷歌等各大玩家对待3D手势操作技术的态度上看,未来这一技术必将被用于电视、PC、手机、平板、汽车甚至更多智能设备中,而应用了3D手势操作技术的可穿戴设备,有可能成为连接其他设备,形成物联网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