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做CT 合理探索海洋资源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尤其是在全球粮食、能源等资源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了解决资源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在陆地油气资源逐渐紧张的今天,在架浅海海底蕴藏的丰富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希望。 但与此同时,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地震波勘探、海上钻井平台开采、 船舶或管道输送等环节,尤其是在勘探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留下隐患,影响到周边的生态以及未来的资源利用。因此海底地震勘探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而就在近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系统装备——“海脉”顺利完成渤海渤中8-3工区作业,这是“海脉”完成的首个大面积工区作业,也足以证明其在海底精细地震勘探上的强大实力。 据悉,“海脉”集成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设备,能够有效的捕捉微弱信号,即便是万米地层下相当于蚊子飞行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也能检测到。其工作的过程就像在给海底做全面细致的CT扫描,有了它,获取标注着油气埋藏具体位置的高清油气藏数据图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而如果说“快准狠”是这套勘探系统的优点的话,产品背后的核心技术,则进一步体现了其价值。 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本身并不是新产品,在很早之前就被运用到海洋资源开发中。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不具备这种设备的生产实力的。“海脉”的诞生,事实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的核心硬件是地震检波器、微机电系统以及原子钟。而过去,国内微机电系统达不到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的精度需要,原子钟则存在造价昂贵的问题。因此如果按国外的标准去研发勘探设备,难度大收益还低。为了解决包括这两个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海脉”的研发团队可以说煞费苦心。最终,在源力反馈技术以及双温控时钟结合算法优化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生产出了“海脉”。因此说它打开了我们海洋勘探技术的新阶段也不是不可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脉”设计水深500米,实际作业能力可达700米,而研发团队已经在设计水深达千米级的海底节点装备,说不定未来,会有个很多的自主研发的海洋勘探装置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