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业如何支撑嵌入式常用软件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
就在中芯国际上市前后,全球半导体业出现了许多怪事。先是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中国的半导体业发展将造成全球的产能过剩,从而引起下一轮衰退。又一种论调认为,目前中国的芯片行业整体复苏还未到来,芯片制造企业产能扩充过快将产生泡沫。但这一观点受到中芯国际董事长兼CEO张汝京的反驳,他认为2004年中国内地半导体企业资本支出金额估计约为34亿美元,比较美国半导体企业预计的114亿美元,堪称小巫见大巫。
紧接着,台积电在“适当时机”向美国法院提起对中芯国际的诉讼,偏偏是在中芯国际上市路演的前几天。在中芯国际上市的当天,美国政府正式向WTO组织提出指控,称中国相关芯片产业的“18号文件”违背了WTO的贸易规则。接下来,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言论和事件对于我国半导体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中芯国际股价不断下滑,而华润上华、华虹NEC、上海宏力等不得不推迟了上市时间表。
中国半導體產業發展,大陸代表企業之首、中晶國際為何會引起如此巨大的反應?原因很簡單:美國為著作出口第二大產品至中國,這自然希望自己內部有關於此產業的事務保持穩定。而然而市場規律並非任人來左右,大陸之所以迅速發展壯大,是因為其巨大的市場背景與條件支持下所得以實現。此外Gartner公司調查數據顯示,大陸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及增長最快的人造晶體市場之一;預計2004年將增加30%,達380億美元,不過這個市場仍然依賴進口八成,所以大陸晶片生產企業擁有大量空間進行擴張。
同時,全世界晶片行業景氣度提升也對大陸晶片企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要緊迫地在今年完成上市,以實現即時融資、擴充生產能力、占領市場份額成為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我國當前的主流策略是透過公開發售來解決資金問題,但要選擇哪一個地方呢?
現在似乎只有兩個選項:紐約和香港。大陆内部与外部都存在着各种看法,对于是否选择纽约或香港进行公开发售存在分歧。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可以的话选择香港可能更为合适,因为那里对于来自国内的大陆企业了解情况较为熟悉,并且资金相对充足管理体系也更加完善。此外最近几个新闻报道显示,一些英国和加拿大的证券交易所正在设立机构,为来自国内的大型企业提供更多选项,让他们可以考虑多个地点进行公开发售,而不仅仅局限于纽约市场。
然而,无论如何,我国 半導體産業真正取得成功并持续增长的是不是僅僅取決於是否能够成功舉行公開發售。一旦成功舉行公開發售,如同我國最大也是最具影響力的電子器件製造商之一——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中的第一家——英特尔(Intel)獲得了通過這種方式融資後,它們便能夠利用這筆錢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投資研發新技術或者購買新的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不論如何,都需要經營團隊有效地運用這些資源,以確保他們繼續處於競爭優勢,並且維持良好的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