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储藏温度不达标被罚款冷链断链问题如何解决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在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下,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新鲜性、品质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生鲜食品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虽说近几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与完善为生鲜行业提供了保鲜储运等方面的支持,但在新业态快速发展之下,冷链断链仍是行业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据金华市相关消息,近日由金华市、金华市纪委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在兰溪开展相关工作时,发现一冷冻食品商行存在冷链食品储存温度没有达到产品标识,即零下18℃的要求,而是将冷库温度调节在零下10℃—零下18℃之间。随后,有关部门按相关要求,依法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查封,并立案调查。1月5日,该商行被处以2万元的顶格处罚。毫无疑问,这样的事件既敲响食品安全警钟,也将对相应从事冷冻食品、生鲜食品等依托冷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的从业主体提出警示。 诚然,随着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出台《商务部中国银行关于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冷链物流相关利好政策或规划,并提出建设首批17个冷链骨干物流基地、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的任务,我国冷链物流在市场、政策双重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 在早前介绍“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关情况的专题发布会上,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冷库容量、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别超过10%和20%。截至去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冷库容量约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超过28万辆。 但不可否认的是,冷链物流快速发展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高额成本并已逐步得到资金扶持以外,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投用后带来的耗能和成本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这关乎到整个冷链链条能否实现有效闭环。也正是基于此考虑,不少从业者或商家往往会在使用冷库储藏食品,或使用冷藏车运输食物时,耍小聪明调节制冷温度、时间等,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导致冷链断链,冷链基础设施应用效能也就不高,影响到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站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应当加快推进冷链物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建立健全,并以标准为市场监管与冷链行业发展提供可参照的标准,提升监管与行业健康运转水平。同时,也要加强高素质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大冷链物流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加快以数字化信息技术等对当前冷链物流的薄弱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