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茂工控网
首页 > 无线通信 > 西安交大研发新型荧光传感器 实现钍离子快速可视化检测

西安交大研发新型荧光传感器 实现钍离子快速可视化检测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健教授团队在放射性元素检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荧光颜色可调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作为钍(Th)Th4+离子的高效荧光变色传感器。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放射性污染物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新工具,还极大地简化了检测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钍(Th)作为地壳中丰度最高的锕系元素之一,多数以氧化物的形式与稀土金属和铪等金属的氧化物共生,存在于独居石、氟碳铈矿等矿物内。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钍的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放射性钍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稀土开采中钍的检测,传统检测方法虽精确但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满足快速、便捷的现场检测需求。因此,开发一种快速、便携且经济的钍检测手段成为科研界的重要课题。 林健教授团队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挑战展开。他们通过精细调控镧系金属离子Eu3+和Tb3+的掺杂比例,成功实现了EuxTb1-x-BDC-OH荧光颜色从绿色、、橙色到红色的精细调节。这些Ln-MOFs对Th4+离子展现出独特的荧光变色响应:随着Th4+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颜色由镧系离子的特征发光逐渐转变为配体的蓝色荧光,其中,Eu-BDC-OH表现出极高的灵敏度。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团队基于软硬酸碱理论提出的创新溶解-重结晶机制。研究发现,Th4+作为比镧系金属离子更硬的路易斯酸,能够促使EuxTb1-x-BDC-OH溶解并重新结晶为UiO型的Th-MOF,从而引发荧光颜色的显著变化。团队巧妙地利用了MOFs的不稳定性,将其转化为检测Th4+离子的独特优势。 为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与便捷性,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红绿蓝(RGB)三原色光电读取装置。该装置能够迅速将MOFs的发光颜色转换为RGB值,并通过Logistic函数模型建立B/(R+G)比值与Th4+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一创新不仅简化了检测流程,还实现了在5分钟内快速、准确地测定Th4+浓度,且对Th4+离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这项研究不仅为放射性核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也为未来放射性污染物的快速筛查与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推广,这一成果将在环境保护、核能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交大新闻网

标签:

猜你喜欢

无线通信 了解并比较不同...
在选择购房地点时,人们往往会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安全环境以及社区氛围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生活质量,而这个生活质...
无线通信 如何正确撰写水...
1. 水电安装合同书的目的与重要性 在进行任何工程项目之前,尤其是涉及到复杂技术和财务投入的水电安装工作,都需要通过一个详尽且明确的合同时确保所有相关方达...
无线通信 高强度水泥管在...
引言 高强度水泥管(HSC)是现代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们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桥梁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旨在探讨HS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 水利工程-深入...
深入探究:检查井的维护与管理 在水利工程中,检查井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效率的关键设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井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问题,如...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