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2030在工作市场上空飞翔在创新应用中融资在技能更新中受限 智潮
文 | 老鱼儿
编辑 | 王方玉
人工智能近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很多技术不同的是,并非是因为什么新算法发布或者模型升级,而是因为在工作流程中成批集成,用作辅助决策使用,成了正经上了战场的“智慧工具”。
但在更多地方,人工智能作为一个通用技术,仍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以及探索安全规范化部署的过程中。
2021年,是人工智能与资本市场密切接触的一年。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这是其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的表现。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融资金额超过千亿美元,融资十亿美元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0家,其中,融资过百亿美元的企业超过10家。
IPO方面,2021年11月2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了谷歌的人工智能子公司DeepMind IPO;2021年9月23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子公司Yunqi IPO。
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配合与支持。2016年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曾明确提到:大力开发市场需求大的民用无线电、多用途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和服务。
01
应用场景仍需培育
政策的友好也逐渐显现。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接触最多的大型数据中心还是由亚马逊AWS提供,一方面是由于AWS产品线以云计算为主,更贴近普通消费者。
另一方面虽然工业级AI有着更加广泛下游应用(包含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但其当前市场规模显著低于消费级AI,小众用户群体限制了潜力。
02
扎堆起飞,小心折翼
截至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还没有真正开始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复杂问题,因为缺乏足够数量训练这些模型需要的大量数据。这意味着即使有前沿算法,但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此外,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隐私保护问题。在处理大量个人数据时,无论是在医疗保健领域还是其他任何地方,都必须考虑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利。此外,由于数据泄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需要更好的安全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03
投资回报率下降趋势
随着时间推移,对于许多初创公司来说,他们很难获得足够资金去进行进一步研究或扩展业务。此外,即使他们成功筹得资金,也可能发现自己处于竞争激烈且价格压缩的情况之下,这会影响到长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增长模式。因此,有些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回报率持怀疑态度,不再那么乐观地看待这个领域。
04
人才短缺加剧困境
尽管有许多大学正在增加机器学习课程,以培养具备这项技能的人才,但目前人才供应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这一短缺可能会继续影响整个行业,因为它限制了可以快速采用这些技术并实现商业价值的事实上的可能性。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那么长远而言,这种情况对于经济增长将是一个负面因素之一。
05
监管环境变化影响发展速度
政府机构正在努力制定法律框架,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形,如隐私保护法规以及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等特定技术领域的心理健康风险管理。而这些努力都需要时间,并且它们将对某些初创公司造成打击,因为它们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以符合新的规定。但从长远角度看,这些监管改变也有助于建立公平透明、高效运行的人类社会系统,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繁荣和稳定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