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方面。广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布局和在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其中包括广州、深圳国家超算中心等重要设施,这些装置的综合算力指数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东省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大力推进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平台和载体建设,大大提升了基础研究科研条件。实验室建设方面,广东推动建立以2家国家实验室为引领,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1家省实验室为骨干,以及一大批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的实验室体系。 重大平台建设方面,广东在河套地区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瞄准量子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同港澳力量建设“量子硅谷”;建设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 除了大科学装置外,广东还成功创建了生物制造、纳米智造、先进高分子材料等3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累计建设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13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创新平台的建立,为广东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近三年广东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分别为26.7亿元、28.8亿元、30.5亿元。逐年递增的资金投入表明了广东省对各领域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 广东在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广东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