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天坑群演化 分析技术应紧跟步伐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广纳山川河海,因而地貌形态的种类也丰富多样。不仅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沙漠等基本地形比比皆是,而且也有着众多的峰林、石林以及溶洞等多种喀斯特地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喀斯特地形面积多达200万平方公里,因其地带性等特点,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前端时间,科研人员在进行实地科考时,新发现了位于我国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和龙合乡的19个天坑群。这是我国境内继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陕西汉中天坑群之后,发现的又一个大型天坑群。据我国自然资源部岩溶所的工程师张远海而言,它也是截至目前发现的北回归线以南规模大、数量多的一个天坑群,以这个区域性特征来看,它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天坑又名“龙缸”、“石院”等,是碳酸盐岩在地下河长期冲刷下,形成洞穴后崩塌而成的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其具有巨大的容积,岩壁陡峭且圈闭,通常发育在厚度巨大、地下水位很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天坑底部通常与地下河系统连接,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期约在50万年左右。在汉中天坑群发现之前,发现并确认的天坑约有130个。 我国广西、贵州、四川、云南以及陕西等地曾先后发现多个天坑群。其中乐业天坑群和陕西汉中天坑群是规模较大的两处。1998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乐业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乐业天坑群,并利用GPS地球卫星测量仪等设备对这一地质景观进行了观测,发现天坑底部分布着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包含大量珍贵动植物品种。随后在2016年,陕西汉中天坑群的发现引起了地质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这个天坑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岩溶地质研究空白,增加了生物研究的样本,更丰富了我国地质遗迹旅游的资源。 据了解,天坑的形成与水文和地质过程及含水层的演变有密切联系。对天坑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分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喀斯特地形溶蚀、侵蚀以及崩塌作用的机制,而且其形成的圈闭化形态对生物多样性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大型天坑群主要分布在我国,所以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要更加深入和全面。事实上,我国科研人员对天坑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了解也非常有限。但近年来,天坑群的不断发现也受到更多科学家的关注,推动了天坑研究的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坑的观测研究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遥感观测、无人机航拍、洞穴探测、地质调查、水文调查、洞穴古环境分析、年代学测试、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准确探知天坑演化进程、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而且还能研究其内部生物多样性、污染物判别、旅游价值评估等。 天坑作为不可再生的独特资源,其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生物以及旅游开发意义,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资料来源:中科院、百度百科) 编辑点评:天坑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与水文地质过程及含水层的演化有着特别密切的相互联系,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天坑的形成机制及其分布与演化规律的研究水平也水涨船高。相信随着更多仪器的投入使用,人们对于含水层性质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将会得到一个巨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