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减碳新研究表明基于海产的蓝色饮食健康又绿色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发布的《净零排放挑战:供应链机遇》(《Net-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中的数据表明,食品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的25%,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食品行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近日,一篇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上论文对海产品对气候的影响及其营养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发现许多海洋产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比陆地动物高(特别是红肉),且有着更少的碳足迹,以海产品代替陆地动物产品,能够帮助缓解气候变暖。 据论文介绍,海鲜消费的益处大于污染物或其他安全风险对健康负面影响。海产品能够为提供大量蛋白质、n-3脂肪酸以及维生素D、维生素B12、硒、碘、铁、锌、磷等微量营养元素,能够预防许多非传染疾病和微量元素缺乏症。 此外,经过国内外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和对比表明,基于海产品的“蓝色饮食”是更有益健康、更为“高阶”的饮食方式。“蓝色区域”的饮食结构也是很好的证明,所谓“蓝色区域”,指的是世界上寿命超过100岁的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 目前已知的蓝色区域有5个,分别是日本的冲绳岛、希腊的伊卡利亚岛、意大利的撒丁岛、哥斯达黎加的尼科亚半岛以及美国加州的洛马林达市。纵观这些蓝色区域的饮食结构可以看出,海鲜和鱼类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当前的公众对于未来饮食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从动物性食品向植物性食品的“绿色饮食”的转变上,论文提出,海鲜代替其他动物性食品也有着潜在的环境效益,“蓝色饮食”的对食品碳足迹的同样也不可小觑。 食品碳足迹指的是食品从生产阶段到投入消费的终端市场为止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净值,主要过程包括食品的生长、收获、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及处置。根据一项2018年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畜牧业和渔业的碳排放约占食品行业碳排放量的31%,其中畜牧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来自于牲畜的粪便发酵、反刍动物胃肠道发酵带来的甲烷排放,渔业的碳排放则主要来自于械耗能(捕捞过程中的燃料燃烧)和管理耗能(水产养殖设备)。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渔业碳约束可以从技术和养殖两个维度进行,一是采用节能高效的捕捞及设备管理技术,二是水产养殖更多还没有被使用的鱼类和贝类,并找出更多气候友好型的饲料来源。 编辑点评: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出人类对于饮食健康的需求,叠加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多重因素使得食品行业减碳成为全球的重要议题。想要进行食品行业减碳,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公众饮食消费理念;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的投入,将“减碳”落实到食品碳足迹的全阶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科技来看,不仅要大力推广已成熟的节能科技成果,还要注重开拓新的食品行业减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