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协议族支持一种称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无连接传输协议。 UD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即可发送封装的 IP 数据包的方法。 RFC 768 描述了 UDP。
UDP协议即User Datagram Protocol,主要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即可发送封装IP数据包的方法。 互联网的传输层有两个主要协议,无连接协议是 UDP,除了让应用程序能够发送数据包并允许它们在所需级别构建自己的协议之外,它的作用非常小。
面向连接的是 TCP,它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 在OSI模型中,UDP协议处于IP协议的上层,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UDP 是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缩写。 它是TCP/IP协议族中的无连接传输层协议。 与TCP协议不同,UDP协议不提供数据包的可靠性、顺序和容错机制。
UD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快速、简单、无连接。 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但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常见的应用包括DNS、视频、音频等。
与TCP协议相比,UDP协议不需要建立连接和维护状态信息,传输速度更快,适用于频繁收发数据包的应用场景。 但由于UDP协议不提供拥塞控制和容错机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或乱序,需要应用程序自行解决。
总之,UDP协议可以提供快速的最小传输服务,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但又允许数据丢失的场合。 TC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允许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时自动重传,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安全性、完整性和顺序性有要求的场合。